English

关于台风预报的回忆

1999-10-19 来源:光明日报 陈联寿 我有话说

小时候看过一部原苏联电影,影片中有一个镜头,主人公向一张薄纸吹一口气,纸就轻轻飘起,以此来说明气流速度与压力的关系,即流体力学中的柏努利定理。记得主人公坚定地说,只要产生足够高速的气流,就会形成巨大压力,把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托起。受此影响,读大学时我读了和流体力学密切相关的气象系。就在大学毕业前一年,我家所在的沿海城市刮起了大台风,房屋被吹倒,古树被拦腰折断。作为一个刚涉足气象学科的青年学生,我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毕业分配后,我便选定台风作为今后研究的对象,转眼之间,已为此奋斗了40年。

在这40年之中,我见识过各种各样台风,也预报和发布过无数次台风警报,深感我国台风灾害之深重以及准确预报台风的重要意义。

我参加工作的前20年,我国气象技术装备条件很差,预报手段也很落后。太平洋上台风的定位主要依靠外国飞机探测。记得70年代初,一个台风进入黄海,因靠近我国沿海,外国飞机不来探测。在长江口以北海面我国也未布设雷达。当时天气图上黄海海面一片空白,这个台风犹如失踪一般。事后周恩来总理问这个台风为何不见了。我们说在长江口以北沿海没有雷达。此后不久,在周总理亲自关心下,才在山东半岛尖端石岛布设了雷达,解决了长江口以北海面台风的监测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气象现代化有了飞速进展。如今天气预报用高速巨型计算机和卫星遥感探测图像资料,经过重新设计改造后的天气预报会商室具有资料图像检索加工处理和预报产品分发的功能。我们开发的电视天气预报的动态显示业务系统,用计算机、声像技术制作显示天气预报和警报,信息量大,图像生动,传送范围广,观众达8亿。我国还成功研制和发射了FY—1和FY—2两大系列的极轨气象卫星和同步气象卫星以及多普勒气象雷达。我们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水平提高了,发挥的作用更大了。例如广东省防汛指挥部就是根据8607号台风预报,在台风到来之前,紧急召回了正在南海北部作业的3000多条渔船,避免了一场大灾难。

开展台风研究,搞清它的机理,是报准台风的前提。台风预报看起来是数学中的初值问题,但在我们尚未完全弄清其复杂的机理之前,台风预报还达不到像日食预报那样确定。目前,我们对于一般规律性台风的预报是比较可靠的,但对少数路径突变,爆发性强等异常台风还不能完全做到准确及时的预报。对这类异常台风,我们已着手研究,估计在下世纪前期会有较大进展。(作者为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照片为作者(左)与美国大学大气研究联合会主席安塞斯博士正在讨论大气科学试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